台灣全民健保成功執行20年 蔣丙煌專文 躍上國際媒體
文:俞志欣
資料來源:
Been-Huang Chiang. (2015, May 4). Building on 20 years of success for Taiwan’s NHI. The Hill.
Been-Huang Chiang. (2015, May 5). Building on 20 years of success. The Manila Times.
我國健保躍上國際媒體,在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The Manila Times) 於本月初刊登一篇由衛福部長-蔣丙煌部長的文章(Building on 20 years of success),而文章內容主要在說明台灣健保執行上的成功、遇到的困難及未來挑戰。
翻攝自THE HILL 網站 翻攝自The Manila Times網站
文中一開始即說明台灣全民健保不但提供台灣民眾醫療可近性且擁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而這些優點也是使全民健保系統在全球著名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已有超過99%以上的人民加入健保,而醫療院所也約有93%加入健保特約機構中。保費由薪資按費率計算,由被保險人、雇主、政府分攤,弱勢族群保費及部分負擔則由政府補助或減免,台灣全民健保獲得民眾8成滿意度。
然而健保的成功並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達成的。自1995年健保開辦以來,常面臨財務吃緊的問題,尤其是在健保開辦的首四年,因為民眾需求不斷增加,因而導致預算不足,但也藉此刺激台灣政府進行全民的財務及結構性改革。
他也提到在2013年二代健保的實施,其中一項重要的改革就是增加補充保費,當有固定薪資額外的收入時,如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則由按費率2%就來源扣取並繳納補充保費。另外一個有助於健保執行的成功因素在於採用最新的資訊科技技術,將整體過程簡化及改善服務,使組織效率更加優秀,並且降低行政成本。台灣2014年行政支出僅約整體醫療費用支出的1.07%。
其中健保IC卡在資訊系統中是最具代表性的產物,IC卡是聯繫病患與醫療機構間的橋梁。藉由此卡,可使醫療機構能夠安全且快速地得知該病患最近的醫療紀錄。而IC卡也能管理、監控高度傳染性疾病,能夠馬上監測疾病的狀態並控制爆發。
近年來,醫療資訊系統不斷進步,健保署在2013年建立了健康雲端藥歷系統(PharmaCloud),以提供不同醫師查詢病人用藥,避免重複用藥情形而造成藥物過量或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後的不良反應。2014年推出我的健康存摺(My Health bank book),這可以使民眾在10分鐘內就能查詢他們在過去一年內所有的醫療利用,包括住院、醫療費用、門診就診次數和處方紀錄等,藉此希望民眾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並發展更好的健康生活型態。
最後,蔣丙煌部長對於後續健保走向表示,未來生育率減少,而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在這全球趨勢下,台灣也不例外。這些逐漸萎縮的青年人口,將不得不承擔更大的財務負擔。在估計未來的健康照護需求,必須考量到人口老化。台灣在2014年,老年人口占了11.95%,在2025年會達到20%、2060年達到40%。台灣低生育率,且壽命延長。很快地就會成為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因而導致所得稅減少,也使健保經費面臨更大的壓力,以滿足照顧越來越多老人的相關支出。因此綜合以上,台灣在21世紀後健保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改善民眾健康、減緩人口老化的速度,維繫健保財務穩健且永續經營。
Leave a rep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