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分享: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Twitter 推文到LINE 推文到Google+ 推文到plurk
    • 15 8 月 16
    • 1

    [聯合報] 國人拿藥卻不吃 這一種藥最常被丟掉

    國人拿藥卻不吃 這一種藥最常被丟掉

    2016/08/11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陳雨鑫

    三高慢性病患者眾多,成為健保用藥大宗,但不少慢性病患習慣「囤藥」,領藥後不吃,三高藥物、胃藥與感冒藥更是藥品回收量前三名,光是台北市一年就回收5公頓藥品,被丟進垃圾桶的藥物更不計其數。專家呼籲,應加強民眾用藥教育,並落實分級醫療。

    依據台北市藥師公會統計,台北市藥品回收量2010年為3970.87公斤,2011年5528.07公斤,2012年5277.61公斤,2013年4261.41公斤,2014年5498.32公斤。

    開業藥師柯明道表示,台灣每年花掉1500多億健保藥費,其中可能高達100多億都是被丟掉的。曾有名男性抱著一紙箱裡面全是不吃的藥,三高藥最多,其餘像是胃藥、感冒藥統統都有,還有昂貴的氣喘用藥,自己看了都非常可惜。

    藥物浪費的例子層出不窮,藥師沈采穎說,曾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一次拿整年藥物,也有人一次拿上百支氣喘用來回收,恐怕有更多藥物直接被丟進垃圾桶;有醫學中心藥師私下透露,每月回收的藥價高達100萬到200萬元間,估計健保藥費至少有四分之一被丟掉。

    柯明道認為,若是政府不好好做分級醫療,減少民眾在大醫院頻繁拿藥的機會,健保真的有可能會倒。沈采穎也認為,除了落實分級醫療,也應加強民眾用藥教育,看醫師不一定要領藥吃藥,重點是診斷,以日本為例,小學二年級就開始用藥教育,藥師直接進入學校指導,從小扎根。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慢性病患領藥忘了吃或自行停藥是常見的現象,應從政府、醫師與病人三方面同時著手,政府端建置雲端藥歷對於遏止重複用藥有幫助,但病人也有責任,而非一味懲罰醫師。

    王宗道說,政府也應從藥物經濟學角度,評估用藥的經濟效益,三高慢性病用藥雖然花錢,但可能可以減少更多後端醫療費用,甚至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以上新聞轉載自聯合新聞網,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2/1889008

    ※回收藥品小知識:現在除了「抗生素、賀爾蒙、抗癌、免疫抑制藥物」等過期或廢棄藥物需繳回原領藥醫院、診所或藥局回收外,其他「一般藥物、藥水」皆可丟至垃圾車處理。

    一般藥物處理步驟:
    1. 將藥丸、膠囊從鋁箔包裝或藥袋取出,全部集中在夾鏈袋裡。藥水也是倒入夾鏈袋。
    2. 再將藥水罐沖洗乾淨,其沖洗藥水罐的水也需要倒進夾鏈袋中。
    3. 把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用過的擦手紙一同丟進裝有藥水、藥丸的夾鏈袋中,密封夾緊後,即可丟棄到我們家用的一般垃圾袋內,由垃圾車載到焚化爐內進行焚燒處理。
    4. 乾淨的藥袋、藥水罐則可資源回收。

    切記切記!廢棄或過期藥物千萬不可倒進馬桶、水槽內或隨地掩埋,會造成水源及土壤汙染。

    以上藥品回收知識參考自社團法人高雄市藥師公會網站,http://www.kpa.org.tw/GoodsDescr.asp?prod_id=61-13&parent_id=0&category_id=61

    Leave a reply →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Photostream

 

Layout

Color Skin

Header type

Top sidebar

2nd sidebar

Sticky Menu

Direction

Anim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