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分享: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Twitter 推文到LINE 推文到Google+ 推文到plurk
    • 08 10 月 17
    • 0

    [自由時報] 地區醫院倒200家 外界歸咎健保給付不公

    地區醫院倒200家 外界歸咎健保給付不公

     

    2017-10-04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

    在台中市經營近一甲子的順天醫院,傳出十月十五日熄燈,也更加凸顯國內醫療M型化趨勢,大醫院、小診所增加,但中端的地區醫院日益撐不下去,總計從健保實施以來,厝邊型的地區醫院已倒掉逾兩百家,外界認為健保支付制度不公平、未落實分級醫療是主要禍首。

    健保特約醫療機構家數變化

    (健保特約醫療機構家數變化)

    根據健保特約醫療機構家數變化統計,一九九五年健保實施時,醫學中心有十三家、區域醫院四十八家、地區醫院五六八家、西醫診所六九一二家,但截至今年八月,醫學中心成長至二十六家、區域醫院八十四家、西醫診所更是近一萬家,但地區醫院卻逐年減少,降到只剩下三六六家。

    醫改會研究員辜智芬表示,地區醫院一家又一家收起來,歸咎原因就是健保支付制度不公平,大、小醫院一樣看感冒,但大醫院獲得給付比小醫院多五百元,不只影響小醫院經營、日漸萎縮,也恐造成大醫院為了賺錢淪為輕症門診中心,甚至可能排擠重症救護資源,認為須回歸同病同酬,並落實分級醫療,推廣家庭醫師等制度,避免民眾小病就跑大醫院,導致大醫院塞塞塞,小醫院卻等不到人。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也認為,健保支付制度是一大問題,看一樣的病,也有醫院等級的設備,卻無法獲得與大醫院一樣的酬勞,小醫院當然不容易營運,認為應該同病同酬,且強化分級醫療。

    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地區醫院營運狀況不能完全歸咎於健保制度,尚須視當地醫療資源發展,都會區若同時有其他科別較齊全的大醫院,站在民眾立場,或許就會選擇大醫院,在經濟規模較小,成本較高下,小醫院確實會較辛苦;但從蔡政府上任後,該署已積極推動一系列分級醫療措施,相信長期效果會逐漸顯現。

     

    健保署:已積極落實分級醫療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則說,不清楚順天醫院結束營運的詳細原因,台中市區醫療資源豐沛,醫院結束營運原因可能很多,經營者應有多方考量和負一定責任,不該歸咎於公部門的政策。衛福部非常注意偏遠地區的醫院營運,並認為那才是公部門該支持且注意的問題。

     

    (本新聞經自由時報同意授權轉載,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40685)

    Leave a reply →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Photostream

 

Layout

Color Skin

Header type

Top sidebar

2nd sidebar

Sticky Menu

Direction

Anim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