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分享: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Twitter 推文到LINE 推文到Google+ 推文到plurk
    • 17 1 月 18
    • 0

    [聯合報] 視訊看醫生!衛福部增5類遠距醫療對象 最快4月上路

    視訊看醫生!衛福部增5類遠距醫療對象 最快4月上路

     

    2018-01-16  聯合報 記者羅真

    民眾有機會透過電話或視訊看醫生了!衛福部昨(15)日預告「通訊診療辦法」草案,放寬遠距醫療範圍,新增適用對象包括急性疾病剛出院、長照機構、全民健保家醫群或居家照護計畫成員、國際病患等。草案預告60日,預計最快4月正式上路。

    過去「醫師法」規範醫師得親自診治,僅山地、離島、偏僻地區居民能以通訊方式看病,如今因應通訊科技普及與高齡社會在宅醫療需求提升,衛福部進一步放寬遠距醫療適用對象。

    未來包括「急性住院病人出院後3個月內的追蹤治療」、「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全民健保家醫整合性照護計畫成員」、「遠距照護或居家照護相關計畫的收案對象」以及「國際病患」等5類族群,也能以電話、手機、傳真、網際網路等新興通訊方式接受遠距醫療。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為確保遠距醫療品質與效率,除了國際病患,其餘新增的4類對象都得是接受主治醫師照護的舊有病患、不能是初診。另外,由於病人端沒有調劑設備與藥師,因此醫師端只能調整既有藥物的劑量,例如某顆藥改吃半顆就好,但不能開新藥。

    為保障患者隱私、減少醫療糾紛,上述草案也規範,遠距醫療機構在事前應擬具計畫書報,載明實施通訊診療的醫事人員、醫療項目、實施對象、期間以及資料保密措施等事宜,經在地主管機關同意後才能實施;醫師須在醫療機構內連線,通訊診療紀錄也應併同病歷保存。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樂觀其成,同時建議,應規範遠距醫療機構將通訊診療過程錄影錄音、並視同病歷建檔,幫助醫病雙方必要時釐清爭議。另外,為避免「視訊那頭的醫師講完,但還是沒人來幫助病患」的情況,遠距醫療宜與社區家醫群、居家照護、送藥、在宅醫療等團隊有更密切的整合。

    衛福部昨(15)日正式預告「通訊診療辦法」草案,放寬遠距醫療範圍,新增適用對象包...
    衛福部15日正式預告「通訊診療辦法」草案,放寬遠距醫療範圍,新增適用對象包括急性疾病剛出院、長照機構、全民健保家醫群或居家照護計畫成員、國際病患等。(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新聞經聯合報系同意授權轉載,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32100

     

    Leave a reply →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Photostream

 

Layout

Color Skin

Header type

Top sidebar

2nd sidebar

Sticky Menu

Direction

Animations